来论/停止“公关”操弄,做出正确抉择\ 唐志明
- 国际
- 2025-03-27 18:58:24
- 55
长和计划出售巴拿马港口等资产,事件公开近一个月来,尽管面对强烈的舆论质疑,但有关企业并没有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相反,有人宁愿花钱搞“舆宣战”,也不愿坦诚回应事件、切实停止交割。从外国媒体“放风”,到网络水军“跟风”,这一套公关招数打得“密不透风”。然而,如此做法恰恰说明理屈心虚,有意粉饰,企图掩盖真相。 外媒网媒水军联合造势 昨日,大量媒体引用美国彭博社的一条消息,声称长和出售港口的交易将“按原计划”进行,并会在4月2日前签订协议。彭博社获如此“独家新闻”,网络媒体积极“和应”解读,这正是有关企业“外媒+网媒+水军”的公关手段。 外媒“放风”,搅浑水以转移视线。为求“收回”巴拿马港口,美国当局无所不用其极,动用媒体进行“认知战”更是其惯用伎俩。香港的有关企业对此是积极配合、主动输诚。例如,早在今年2月,外媒就放风“长和或失港口经营权”,营造有关企业“被迫出售”的形象;而交易消息公布后,《金融时报》“独家”报道称主要买家不是美国人,而是李家的“世交”意大利人;昨日彭博社又“独家”报道签约的具体日期,等等。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放风”,这些外媒如何能得到这些“独家”? 放风误导社会欺骗公众 网媒“收风”,放大错误信息。在相关企业眼中,外媒报道起的是发放“权威”消息的作用,要把水搅得更浑,还需要本地网媒的跟进。前日《南华早报》揭露一个惊人的消息:本地一家地产代理的负责人,月中收到长和内部联系人的要求,指示他在媒体撰文替交易辩解。其实,这不过是冰山一角。事件发生以来,在社交平台上出现各种所谓的“分析”,以及转发外媒的“二次创作”,什么“买家不是美国人是意大利人”、“中央一早并不反对交易”等说法不断出现,误导社会认知,打“民意牌”欺骗公众。 水军“跟风”,持续制造虚假民意。仅有媒体报道还不够,还要“民意”跟上。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港口交易公布后,一些财经媒体平台上的“商界人士”,不去质疑交易是否符合香港及国家利益,反而不约而同地以“大刁”、“靓刁”等字眼称赞这宗交易。一些社交平台上的KOL更是激动地为有关企业“鸣冤叫屈”,声称其“是受害者”云云。 心虚气短企图掩盖真相 更有甚者,将《港闻报》等媒体刊出的一系列苦口婆心规劝的文章,抹黑成“文革式批斗”;而在内地的一些社交平台上,近日也出现大量新登记的账号,发布所谓“不要为难正常交易”等言论。这些抹黑战术,居心何在,已不言而喻。 从外媒到网络、从香港到内地、从发放失实信息到操弄引导舆论,一场大规模的“舆宣战”正在白热化进行。一个真正爱国爱港的企业何需如此?这一系列的操作,显示了有关企业的所谓公关实力,但也暴露了心虚气短、企图掩盖真相的目的,更加说明了该交易绝非所谓的“纯商业考虑”。 “怙慝而欲盖弥章,不学于君子之道,虽智弗庸也。”事实不可能被掩盖,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坦诚。在关乎国家及香港重大利益面前,相关企业应当停止精明但不聪明的公关操弄,切实回应公众质疑,以实际行动体现应有的责任担当。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