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医管局澄清:每次可配发24周药物
- 国际
- 2025-03-27 16:16:00
- 58
图:政府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公立医院专科门诊及家庭医学门诊的药费都加价。\港闻报记者林少权摄 政府实行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公立医院专科门诊及家庭医学门诊的药费均加价,药量最多四星期,不少市民担心是否需要每月都要到医院取一次药。医院管理局昨日澄清,“四星期”的说法并非指最多派四星期的药,仅是计算收费的单位,医生仍可配发最多24星期的药物。 医管局又表示将优化医疗费用减免机制,一人家庭的入息限额放宽入息中位数的150%,即15150元;资产限额亦放宽至与申请公屋看齐,目标让病人于最快明年第二季可经“HA Go”申请。\港闻报记者 易晓彤 专科门诊及家庭医学专科门诊明年元旦起生效新收费,专科门诊每项药物收费升至20元,家庭医学门诊服务每项药物收费为5元,药量均最多为4星期。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最多4星期”的说法并非指最多派4星期的药,只是计算收费的单位。他强调派药流程一向有弹性,由医生向病人了解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派16个星期、18个星期、19个星期,都没问题的,上限为24个星期”。 减免期限延长至18个月 政府指改革所得全数投放公营医疗,透过三方面加强医疗保障,包括优化费用减免机制、增设全年收费上限、加强危重病人自费药械资助。优化费用减免机制下,资产上限将放宽至与申请公屋看齐,同时放宽收入上限。优化后,2人或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额,将由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的75%增至100%,一人家庭增至150%,即可达到申请门槛。举例,一个没有长者成员的二人家庭,其每月入息不超过22600元,资产不超过387000元,即可申请部分减免。一人家庭每月入息不超过15150元,资产不超过286000元,可申请部分减免。 优化安排亦会放宽家庭定义,现时与家人居住的未婚病人,以往要提交父母的入息及资产作审查,未来可只需提供自己的财务文件,便能申请费用减免。当局同时扩阔医疗费用减免期限,由最长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但需通过经济审查,其间如果需要再申请减免,毋须再提交文件。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专职医疗)潘绮红表示,优化费用减免机制后,预计受惠人数由30万增至140万,但难以预计未来申请减免的人数,将视乎推行情况,再探讨调整人手和安排。 医管局亦会加强自费药物或医疗项目安全网,放宽药物申请资助的“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的方程式,方程式内每月收入计算比过往少2成,支援更多现时因每年有较多可动用财务资源,而未获得资助的病人。 明年可经“HA Go”申请 潘绮红表示,各项资助计划申请程序与现时一样,病人可于网上申请撒玛利亚基金药物资助。至于医疗费用减免暂时仍要实体递交文件,HA Go年底会推出简单版医疗费用减免一站通,供病人检视医疗费用减免的过往申请、申请进度等,预计最快明年第二季增设网上办理,相信申请时间会较现时缩短。现时,医疗费用减免经医务社工申请,原则上即时可获批核;撒玛利亚基金药费资助则10日内批核。 公院将设“全年收费上限”,每人每年只最多需付1万元。潘绮红表示,通常是重病病人或长期需治疗的病人会用到封顶计划。不符合减免条件的病人可受惠上限计划,有经济需要者则可申请医疗费用减免,无需选择,若病人获批部分减免,当医疗费用达到1万元,仍可受惠“封顶”,形容是再增加一层“安全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