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加入回购大军!错杀板块机遇受关注
- 股票
- 2025-04-10 20:05:27
- 47
又有多家券商抛出回购计划! 4月9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发布回购预案,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也披露了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公告。截至目前,证券板块公告股份回购计划或股东增持计划的公司达到7家。 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强大经济韧性支撑资本市场发展,上市公司回购等一系列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更有券商首席分析师提到,当前,机构投资者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关注、参与错杀板块等配置机会。 与此同时,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券商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均大幅预增。盘面上,4月9日券商板块表现亮眼,券商指数上涨2.02%,其中东吴证券涨逾6%,国联民生、涨逾4%。 又有券商加入回购大军 继4月8日公告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筹划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后,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于4月9日晚间火速推出了回购预案。 国泰海通证券(证券简称:国泰君安)公告称,在董事长朱健提议下,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可,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预计回购金额为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26.35元/股,回购实施期限为不超过3个月。 国投资本也在同日发布回购预案。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为2亿元至4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等,回购价格不超过8.90元/股,回购期限为不超过12个月。本次回购用途为用于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如未能在发布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3年内实施上述用途,未实施部分的股份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此外,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也抛出了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公告。 中泰证券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董事长王洪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3亿元至5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股东价值。 财通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章启诚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回购资金总额为1.5亿元至3亿元。 就在前一天,包括东方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只券商股已抛出了回购计划或者股东增持计划。 具体来看,东方证券公告称,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预计为2.5亿元至5亿元;国金证券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2.91元/股(含);长城证券也公告称,控股股东华能资本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本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 除了券商以外,银行及保险公司也积极增持、回购。例如,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陆续发布股东增持公告。中国太保也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傅帆于4月8日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票。 强大经济韧性支撑资本市场发展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点评称,国有资本增持、保险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回购等一系列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短期来看,持续流入的增量资金为A股市场带来了更多活水,保障了市场的流动性。中长期来看,增量资金耐心资本有利于扩大机构投资者占比,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 燕翔还表示,从基本面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以内需为主导的大国经济体,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即已反映了这一趋势,未来即使外需短期有所波动,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股市估值低、基本面稳健向好、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投资价值异常突出。 “虽然美国近期大幅提升关税,但今天的中国经济已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更丰富的应对手段,我们有成熟的反制措施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多元化市场布局,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保障经济的韧性和为资本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单边保护主义措施不会撼动中国经济向好的长期发展态势。”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曹旭特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说。 曹旭特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转型升级韧性,外部压力往往倒逼出更强的内生动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引导资金从储蓄端流向投资端,使得稀缺的资本得以精准对接实体经济的需求,助力新兴产业破土和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本市场是我国整体经济前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看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 机构积极关注错杀板块机遇 “虽然‘对等关税’政策对资本市场短期冲击较大,但在中国反制措施陆续出台、国家队和中长线资金适时入市、央国企密集增持回购等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机构投资者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中泰证券策略首席徐驰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徐驰介绍,在近期路演中,观察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积极关注、参与错杀板块配置,特别是与内需对冲、国产替代相关联的板块;另一方面,防御心态增强,在风险可控的安全框架下,对具有高分红属性的稳健类资产,如电力等板块配置意愿加强。 徐驰进一步指出,关税冲击波导致近期资本市场承压,板块层面呈现系统性普跌现象。其中至少有三类基本面稳健的板块遭遇市场错杀。第一类是内需相关的非出口产业链,在市场恐慌情绪下,与出口关联度低的内需板块被错杀。第二类是央国企、稳健类、红利板块,该类板块与出口关系不大,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同时具有政策红利支撑。第三类是处于自身产业上行周期的、业绩较好的板块,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金撤出高景气赛道。 民生证券策略首席牟一凌认为,投资者可以进行积极防御,而未来,“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终端需求”这一叙事将由其亲手打破,重塑的供需格局中将诞生机会。在配置方面,牟一凌推荐三大方向:一是受益于内需对冲的消费板块(食品、乳制品、啤酒、彩妆、服饰、定制家居等),包括受益于反制的农林牧渔、酒店餐饮;二是纯粹的低估值资产,例如银行、保险,以及红利中的煤炭;三是资源品(黄金、铜、铝以及部分小金属钴、锑、锗等)以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等)。 多家券商一季度业绩大幅预增 与此同时,4月9日晚间,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券商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华泰证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37亿元至36.66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财富管理、机构服务、投资管理等主要业务线均同比显著增长。 中国银河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3亿元至31.00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公司称,第一季度,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资银行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 华安证券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亿至5.58亿元,同比增加80%至100%。公司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业务同比增幅较大。 此前,包括国泰君安、兴业证券、中信证券、东吴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情况,业绩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文章来源: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