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已对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作为反制措施。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已连续6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这是五年来最长的一次间隔。由于中美紧张局势加剧,中国买家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液化天然气。
船舶追踪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目前没有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运往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挑起的贸易战期间,截至2020年4月,中国大约有400天没有接收从美国海运而来的液化天然气。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和卖家,但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双方开始“脱钩”。路透社估计,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将达到8690万吨,较2023年增长2.8%。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
为反制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自今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随着美国政府提出所谓的“对等关税”,中方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中国液化天然气买家根据长期合同接收美国货物。过去温和的冬季和充足的库存意味着中国目前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并不迫切,这为中国贸易商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可以将美国供应转售给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对手。这一举动也让欧洲松了一口气,因为欧洲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气来补充库存,并替代失去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宣称,LNG应成为贸易谈判的“筹码”,但中国并未配合,这对试图获得合同以启动新项目的美国天然气商来说是个坏兆头。中国政府实现关键能源供应多样化的努力已见成效,推进自力更生阻碍了特朗普乐见的能源交易。
彭博社透露,中国买家不愿意和美国卖家签订新协议,而是寻求从亚太地区或中东采购液化天然气。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能源宣布与中国华润燃气公司签署了一项长期LNG销售协议,自2027年起,伍德赛德将在15年内每年供应约6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是多年来中国和澳大利亚公司首次签署定期LNG供应协议,标志着中澳贸易关系有所改善。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渠道多元,并不单一依赖于美国。中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以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4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再到从俄罗斯陆路输送的天然气等更为廉价的替代能源,正在削弱中国对海运天然气的需求。
上一篇:健康讲座带货?国家卫健委:勿轻信
有话要说...